继去年上海交大录取了叶家三胞胎兄弟后,在今年该校的自主招生录取中,市西中学的又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目前预录起名字单中。双胞胎兄弟杨昊和杨晟,他们作为免“五校联考”笔试的理科直推生,已经通过面试。本期周刊专访了两兄弟的爸爸妈妈,曝光他们的家教故事。
学前阶段就是一张白纸
说起两兄弟的成长,妈妈郁女性的话语中透着欣慰。郁女性在银行工作,杨父亲是一家铜业企业的管理职员,平常两人工作都非常忙,基本没时间管孩子。可让他们感到骄傲和欣慰的是,两个儿子在学习上几乎没让爸爸妈妈操过心,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他们一直主张放下让孩子根据我们的兴趣专长去进步和成长。
“在上小学前,兄弟两个可以说就是一张白纸,连拼音都没学全。”郁女性感叹说,看到目前不少父母携带上婴幼儿园的孩子,去一些早教机构,拼命灌输数学、英文常识,她并非非常同意。
“超前学习意义不大,我还是主张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在两兄弟未上小学前,大家没报任何学科常识班,唯一参加的就是少年宫的画画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郁女性说。
高效学习习惯终生受益
“孩子目前获得的点滴成绩,重点还要归功于小学的启蒙老师,老师教授的学习技巧令孩子终生受益,好的学习态度一直维持到目前。”郁女性说,两兄弟的小学是在普陀区平利路第二小学度过的。学校主张的是愉快教育,作业基本上在晚托班里就完成了,回家后孩子非常轻松。“这也让两个孩子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郁女性说。
兄弟两个上一年级时,郁女性去学校听过公开课,“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讲课非常有趣,孩子们都是全神贯注地听讲,几乎没时间开小差。”郁女性说,这让两兄弟从小就了解,要想学得轻松需要抓紧课堂40分钟,提升课堂效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除此之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老师就教孩子们回家后要做好预习工作,这个好习惯兄弟两个也是一直维持到目前。
“在三年级前,大家天天还帮孩子默写、背书,但小学三年级将来,学习全靠他们兄弟两个自我管理。”郁女性告诉记者,平常自己做的最多的还是督促工作,孩子已经培养自我管理的学习态度,两兄弟组合就像一个学习小组,让他们省了不少心。
从未上过一天学科辅导班
据杨父亲透露,两个孩子从小学开始,成绩一直排名前列,考试也常常得满分,这令他颇为自豪。而最让他骄傲的是,两兄弟从未上过一天外面的辅导班。杨父亲告诉记者,四年级的时候,他们发现两个孩子对数学非常有兴趣,于是父亲买来一些奥数书,与孩子一块学习。“大家并没刚开始就去给孩子报奥数班,而是选择由我来教他们,我一个人买来书,看过例题后,解说给他们听,其余的题目就让他们自己做。”杨父亲说,他们从未强迫过孩子必须要去做多少奥数题,而是完全依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安排,父母稍微引导一下而已。
后来,两个小家伙对奥数愈加感兴趣,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兴趣班。“也仅此而已,大家偶尔也去参加一些比赛,但从不需要他们必须要拿什么奖回来,一般大家总得三等奖。”说这类时,郁女性爽朗地笑了,她坦言,孩子参加比赛得不能奖,得几等奖,他们夫妻一直都是坦然面对。“大家对得奖看得不是非常重,本来学习奥数就是出于兴趣,大家也没刻意花不少精力去学,纯属自学,所以,大家一直向孩子传递这种观念——重在参与!”不过,郁女性表示,奥数练习了两个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以后的理科学习埋下了深厚的基础。
直到上高中后,兄弟两个才开始接触了物理竞赛。“这主如果为以后的高考考试铺路,也是两个孩子主动需要学习的!”郁女性说。
父母不要盲目比较孩子
在家,哥哥杨昊性格内向,弟弟杨晟则比较外向。在学习上,两人也是互相追赶。郁女性告诉记者,在初中三年级以前,哥哥一直领先于弟弟。虽然每次考试的分数相差都在5分之内,但弟弟总会探寻失误是什么原因,然后暗地较劲地说:“下次肯定超越你。”果然,目前弟弟的成绩超越了哥哥,这次高中三年级一模考,弟弟考了全区6、,哥哥则相差了5名,紧随其后。
两人在一块学习,难免会互相较劲,但郁女性非常注意,不让“比较”伤了其中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假如其中一个孩子考得不好,我通常都是以鼓励为主,帮助他剖析查找问题,鼓励他下次更进一步。”郁女性说,在学习方面,她从不流露出“哥哥哪里不如弟弟”或“弟弟不如哥哥”的怎么看,一直对他们说,兄弟两个要互相帮助,一同提升。
在子女教育方面,郁女性谈到最多的就是“放下”二字,放下让孩子自我管理,放下让孩子选择有兴趣的东西,对孩子从不骄纵。“大家家住普陀区,两个孩子天天都骑自行车上学,单程就要40分钟,风雨无阻!包含高中阶段参加华师大的物理竞赛班,他们也都是骑车去的,大家父母从来不陪的。”郁女性说,即使是中考这种特殊时期,兄弟两个都是骑车去参加考试,从来没享受过特殊待遇。该放的时候放,不该放的坚决要管好。比如,在打游戏方面,郁女性对两个孩子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帮助他们自律。
寒暑假放假在家,郁女性也是让孩子中午自己烧饭吃,放下让孩子料理我们的生活。父母的“放下”也让孩子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专家点评
近年来,关于双胞胎考入同一所大学的新闻也是屡见报端。对此,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家庭教育研究专家包蕾萍剖析说,相比较独生子女家庭,多子女家庭中容易形成一种互相竞赛、互相勉励的环境,彼此之间相互照应,相互帮助,对孩子的自然成长非常有帮助。
从其次来看,双胞胎家庭抚培养本高,经济负担重,但同样,他们将来对家庭的回报也会更多。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他们困难以自我为中心,更容易“早当家”,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双胞胎家庭使他们更容易领会兄弟姐妹的血缘亲情,手足情深的感受,多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彼此帮助的可能,这是极其珍贵的亲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