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实验和追踪调查表明,在拥有电视机的现代家庭中,绝大部分婴儿出生两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刚开始是无意识地扫一两眼,稍大些会注意电视画面。1岁左右的婴儿看到有趣的画面会笑,或者伴随音乐手舞足蹈。1岁半左右的婴儿已能自己开电视。2岁婴儿对电视有了连续注意。到两三岁时,他们可以辨认他们熟知的或有兴趣的事物,由此形成了刚开始步的选择能力。这个时候的儿童常常需要爸爸妈妈讲他们熟知的故事,对某些电视画面如婴儿、儿童、动物、飞机、火车、轮船等表现了较稳定的兴趣。
在这个时期,儿童接触的主要媒介是电视。伴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儿童对电视的注意和理解水平有了非常大提升。在这种基础上,电视对幼儿的心理进步产生了要紧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目前三个方面:
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扩大儿童语汇。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获得期,儿童的语言学习包含对一系列声音的辨别、再认和重现,与对语法规则的理解等。电视以其标准的发音,悦耳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声音的辨别、再认和重现的机会,经过模仿和理解,儿童获得了语言。美国学者艾万斯曾考察了60所婴幼儿园电视教育的成效后宣布,电视对幼儿的一个最显著的成效是飞速增加了他们的词语。其他研究者的研究也说明,在相同智商水平的儿童中,看电视多的儿童的语言和词语用水平显著高于看电视少的儿童。
培养儿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很多人觉得幼儿看电视只不过图像进入儿童视线,但1987年日本电视与幼儿研究小组脑电波实验说明,幼儿看电视的过程也是认识事物的过程。
认识社会角色和学习相应的行为规范。假如没电视,儿童认识的社会角色是有限的。阅读可以提供儿童未接触到的社会角色,但儿童对角色的认识是以想象为基础的。阅读可以提供儿童未接触到的社会角色,但儿童对角色的认识是以想象为基础的。电视使他们看到了真的的而不是想象的、从来接触过社会角色:教授、侦探、警察、律师、大夫、美国人、法国人、古时候人等,并且初步知道了每一类人的行为规范的特征。儿童通过模仿社会角色来体验各种行为规范。在游戏中,他们是侦探、警察、教授等。作为中介,电视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