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0学年初中二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评测(含分析)

   日期:2024-09-05     来源:www.itcuc.com    浏览:762    
文章简介: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评测 1、选择题 1.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假如它遭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样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3.下列做法中,是预防...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评测

1、选择题

1.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假如它遭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样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3.下列做法中,是预防惯性带来风险的是

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它上面的浮灰

B.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C.飞速向下撞击斧子的把手柄,斧头就能套紧在把手柄上

D.行驶中的汽车之间维持一段距离

4.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10 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维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

 

A.10 N,水平向右 B.14 N,水平向左

C.6 N,水平向左 D.4 N,水平向右

5.如图所示,小辉推着小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对地面的重压和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辉遭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用途力

C.小车遭到的重力与小车对地面的重压是一对相互用途力

D.小车遭到水平方向的推力与小车遭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必然会产生摩擦力

B.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假如遭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维持静止

C.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领会前倾,是因为人遭到惯性有哪些用途

D.马拉车向前运动时,车遭到向后的摩擦力,马遭到向前的摩擦力,说明力有哪些用途是相互的

7.运动员百米赛跑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非常深,可以减小摩擦

C.运动员冲刺到终点不可以立即停下,是因为人具备惯性

D.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8.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渐渐变大,剖析物体遭到的力有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

B.重力、对传送带的重压

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重压

2、填空题

9.如图甲所示,用尺子猛力将下面的棋子击出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飞出而是落到正下方,是因为它们具备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假如用尺子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紧挨被击打棋子上下的棋子会顺势移动,是由于它遭到__________有哪些用途。 

 

10.如图所示,水平面粗糙,物体M与弹簧连接,在O点时弹簧处于原长地方。现将物体M拉至A点后放手,M处于静止状况。则物体M在A点遭到弹簧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与M遭到的__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 

 

11.消防员在紧急集合时,总是抓住一根竖直的杆从楼上滑下。假如某消防员自己及装备水平共80 kg,当他抓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时,杆对人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 N;接近地面时,他增大握力,则杆对手的摩擦力将__________。 

12.为践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宜宾城区内安装了公共自行车网点,愈加多的市民上下班由坐汽车改为骑自行车。某市民在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自行车具备__________,自行车最后停下来,这是由于它遭到__________的原故。 

13.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拉物体,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 s时,物体遭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 N;在t=3 s时,物体遭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 N。 

 

3、作图题

14.如图所示,木块A沿斜面匀速下滑,画出其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4、实验探究题

15.借助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用途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水平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______。 

为察看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不是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__________

释放时察看其是不是维持平衡。

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察看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 

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使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 

16.下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遭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遭到的水平拉力__________大小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遭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遭到的水平拉力__________大小相等。 

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4.0 N,测力计B的示数为2.5 N,木块遭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 N。若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4.8 N时,B的示数为__________ N。 

第八章评测

1.D分析 当运动的小球所受的所有外力都消失时,由牛顿第肯定律可知,小球将维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2.A分析 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选项A正确;选项B、C、D中的描述都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选项B、C、D错误。

3.D分析 A选项中,拍打衣服时,衣服发生运动,而衣服上的灰尘因为惯性要维持原来的静止状况从衣服上掉落,故A选项借助了惯性;B选项中,球脱手后因为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借助了惯性;C选项中飞速向下撞击斧子的把手柄,把手柄停止运动,而斧头因为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从而将斧子紧紧套在了把手柄上,这也是借助了惯性;D选项中,当刹车后,车因为惯性仍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为预防追尾,行驶的汽车之间应维持一段距离,故D选项是预防惯性带来风险的做法。

4.D分析 由题图知,木块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则木块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木块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水平向右;因为木块静止,处于平衡状况,由平衡条件得:滑动摩擦力Ff=F=4 N。由以上剖析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5.D分析 小车对地面的重压受力物体是地面,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小车,重压和支持力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相互用途力,说法A错误。小辉遭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两个力受力物体都是小辉,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用途力,说法B错误。小车遭到的重力和小车对地面的重压,两个力的方向都竖直向下,不是平衡力,更不是相互用途力,说法C错误。小辉推着小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车遭到水平方向的推力与小车遭到的阻力的受力物体都是小车,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说法D正确。

6.B分析 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假如表面光滑,就不会产生摩擦力,选项A错误;由牛顿第肯定律可知,所有物体在没遭到外力用途的时候,总维持原来的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汽车原来静止,若外力全部消失,汽车仍然维持原来的静止状况,选项B正确;惯性是一种属性,不是一种用途,故选项C错误;车遭到向后的摩擦力,其施力物体是地面,而马遭到向前的摩擦力,施力物体也是地面,两者不是一对相互用途力,选项D错误。

7.C分析 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选项A错误;运动员的鞋底花纹非常深,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从而增大摩擦力,选项B错误;因为人具备惯性,运动员冲刺到终点不可以立即停下,选项C正确;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短,选项D错误。

8.C分析 剖析题图可知,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物体的重力、传送带对物体的支持力,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右加速运动,遭到向右的摩擦力,故正确的选项是C。

9.分析 开始时,棋子处于静止状况,当用尺子猛力将下面的棋子击出时,被敲击的棋子因为遭到力有哪些用途飞速飞出去,上面的棋子因为具备惯性,将继续维持原来的静止状况,所以会落到正下方;假如用尺子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紧挨被击打棋子上下的棋子会移动,是由于它遭到摩擦力有哪些用途。

答案 惯性摩擦力

10.分析 物体在O点时,弹簧处于原长地方,对物体没力有哪些用途;将物体M拉至A点时弹簧伸长,弹簧对物体A产生向左的拉力;由于物体处于静止状况,所以物体遭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向左摩擦

11.分析 消防员自己及装备的重力G=mg=80 kg×10 N/kg=800 N,当他抓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时,处于平衡状况,遭到的重力和杆对人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杆对人的摩擦力Ff=G=800 N,方向竖直向上;用更大的力握杆时,手对杆的重压增大,则杆对手的滑动摩擦力也增大。

答案 800增大

12.分析 由于用力蹬车时,自行车就会向前运动,当停止蹬车时,因为惯性,自行车还要维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况,因此还会继续向前运动。自行车愈加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遭到阻力用途的原故。

答案 惯性阻力

13.分析 由图丙知,在0~2 s内,物体速度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况,摩擦力Ff静=F;由图乙知,0~2 s内,拉力F=2 N,所以物体所遭到的摩擦力为2 N。

由图丙知,在4~6 s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滑动摩擦力Ff与拉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Ff=F;由图乙知,在4~6 s内,拉力F=4 N,所以物体所遭到的滑动摩擦力为4 N;在t=3 s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也为4 N。

答案 24

14.分析 物体所受重力竖直向下,滑动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用途点都可以画在物体重心上。

答案 如图所示

 

15.分析 维持两个拉力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细线两端的钩码,当两端钩码的水平相等时,对小卡片的拉力相等,小卡片平衡;为察看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不是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转过肯定角度,并维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松开手后察看小卡片能否平衡;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飞速剪断小卡片,因为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需要在同一物体上;使用轻质小卡片目的是忽视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答案 相等旋转肯定角度需要在同一物体上卡片重力可以忽视

16.分析 摩擦力的大小是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得出的,这是依据了二力平衡的原理,因此,题图甲中要维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才行。题图甲中,在拉动木块时,非常难让木块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会致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题图甲与题图乙的最大不一样就是一个拉弹簧测力计,一个拉木板,同是做相对运动,但可以看出,题图乙在拉动长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无论长木板是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一直处于静止状况,依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肯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小。题图丙中,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2.5 N,依据二力平衡,木块遭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5 N;若拉力增大到4.8 N,木板将做加速运动,因重压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木块遭到的摩擦力将不变,还是2.5 N。

答案 未必肯定2.52.5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