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起给孩子报兴趣班,父母第一想到的一定是各种专长班,譬如乐器、跳舞、书法、绘画等。不过,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进步中心副主任医师闫琦建议,父母可以考虑考虑朗读班。
朗读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朗诵事实上是朗读者赏析我们的声音,自我表达情感的过程,长期坚持,有益于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不只这样,闫琦说,长期学习朗读,能使孩子的词语量大增,提升其表达能力;孩子在朗诵中,会反复琢磨文字的表达成效和意境,这能帮助他们增强对文字的理解;而文字理解力的提升,又会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起到非常不错的推进用途。特别是对一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来讲,他们在朗诵的过程中,会无声无息被自己朗读的内容和声音感动,变得期望与人交流。
通常情况下,孩子长到3岁,会进入语言发育的高峰,说话的积极性非常高。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参考孩子的具体状况,报个朗读班,培养他们的朗诵能力。
当然,报班要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对不愿上兴趣班的孩子,父母可在家挑选一些韵律感、步伐感较强的诗歌或文章让他们朗读。文章必须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不可以太过生涩,让孩子读过后不知所云;词语量也不要太大,不然会干扰记忆,令成效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