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魏明老师毕业于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一名新上海人,同年7月,育秀婴幼儿园成了她决定扎根奉贤的坚定选择。在这里有一种精神叫严谨务实、发展革新,她为这种精神而来。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八年多来,她认真地学习着,尽心地工作着,凭借自己那种“坚定不移”的精神付出着、收成着……
“真心”对工作,不怕累
在魏老师工作的第四年,也就是育秀婴幼儿园2008年面临首次复验的时候,她感到了身体的异样,但党员教师强烈的责任心让她一次又一次不去医院检查,直至由同事搀扶着送进了医院。大夫的话给了她当头一棒,她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工作不可以劳累,而且将来可能否生小孩。这对于刚刚结婚第二年的她就仿佛天都要塌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非常快摆脱了低落的情绪。她毫无怨言,一如既往乐观、豁达、积极、快乐地工作着,“与其哭着过,不如笑着活”,她常常笑着安慰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让周围的同事也感觉到了她的热情。
病情稳定后,她天天上班时都是超工作量地去完成自己定下的工作目的,加班加点毫不犹豫,回到家里仍会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筹备。从来没因此而请过一天病假或耽误过一次加班。因为魏老师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较强的专业能力,今年她被推选为中班教研组长,面对新的工作职位和新的工作责任,魏老师更是全身心忘我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引领组内教师一同进步。
病情反复时心情黯淡,但她擅长调节,从孩子身上汲取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维持“幸福”的心理状况,用“乐观”“开朗”的形象感染婴幼儿,以最快的速度调整我们的心态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中去。
“专心”对孩子,不怕难
可能是上天的眷顾,魏老师在多名专家大夫的指导下,一波三折,终于成了一位妈妈。在她历经千难万险做了母亲后,愈加能领会父母对老师工作的期望。所以,她1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察看孩子。2012年,刚接小班的她发现一个孩子有的特殊,一股忧虑之情在她内心升腾,凭她的专业直觉,她立刻想到了“自闭症”的有关症状。于是,她就坚持白天对婴幼儿的行为进行察看记录,晚上查阅有关自闭症的资料,将婴幼儿的典型行为表现与评判标准比对,她心痛地发现,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魏老师用经过细致入微的察看和严谨审慎的剖析得出的判断与父母交流,但父母好像有的不高兴,感觉是由于孩子的性格特点比较内向,而且刚刚上小班自理能力比较弱,所以才会有如此的表现。魏老师没由于父母的不理解而舍弃交流,她多次恳请父母为了孩子,就算是排除一下,最好到儿童医院做专业的检查与鉴别。首次,父母从医院带来的初步诊断是基本没问题,主如果教养方法不当,父母好像感觉老师有的杞人忧天。但“专业”的精神让魏老师第三恳请父母去医院,同时带上她写作的个案研究报告、1日活动行为察看记录及拍摄的录像。大夫观看了父母带去的各类材料结合小心、全方位的检查后,孩子被鉴别为“自闭症”。其实,魏老师不是为了得到如此的结果来证明自己有多专业,而是为了孩子能及早进行干涉与治疗,由于她了解假如一个家庭有自闭症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魏老师翻阅各类书本,从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为婴幼儿拟定有效的游戏治疗策略,拓展融合教育。按期和父母一块拟定个别化练习计划,保证天天有专门的20分钟时间进行一对一的练习。通过平常晚上的上门指导及孩子在机构进行的康复练习,孩子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在特殊孩子身上,魏老师付出的时间和心血是其他孩子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孩子从站着尿在裤子里到自己会脱裤子小便;从只能低头沉默到主动向老师问好;从坐着不吃不喝到自己拿调羹吃饭;从只能绕圈跑到跟着步伐踏步。他的进步相对于别的孩子是落后的,但对于他一个人却是迈出了一大步。面对孩子的进步、父母的感谢,她愈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不让星星的孩子孤单。
“诚心”对同事,不怕烦
作为科研室副主任,魏老师承担着婴幼儿园很多的科研工作。大学四年跟着导师做课题、写论文的历程让她对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又有拥有了肯定的专业素养。平常同事要做课题或者论文要鉴别,常常会找她帮忙。即便再忙,她也会静下心来,认真考虑、修改,从不辜负同事对我们的信赖。
在平常的工作中,她也会用我们的实质行动来提升身边同事们的“科研”意识。在主题拓展前,她会和同事一块对主题素材内容进行有效地梳理、剖析、甄别。每次学习活动从设计到调整再到材料筹备,都能以婴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水平为出发点。在察看孩子的游戏时也会依据察看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察看的方法,如图文式、表格式、照片式或是文字式,并对察看到的游戏行为作出准确的剖析,调整环境、材料,从而推进婴幼儿的游戏水平,并依据每次察看的需要及具体的记录状况写作案例。
她用我们的实质行动告诉同事,掌握从每个一般的教育教学的瞬间开始研究,携带真挚的情感去发现问题,携带智慧的理性去考虑问题,借用书本剖析我们的察看记录,针对现象得出干涉方案,最后在情景干涉中得出新结论,让我们的研究成为融入情理的应用研究。
婴幼儿园的工作非常普通,每一位婴幼儿园的老师都会有同样的感受。但让她心甘情愿的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梦想。每一节课都做好充分筹备,不是怕领导听课,而是尽可能让婴幼儿在每一节课之后都有所收益;按期和每一个父母都有交流,不是应对所谓的“记录”,而是让父母在交流的平台中感受家园合作的快乐;借助我们的时间琢磨环境的布置,不是爱出风头,而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有价值的空间。
为了梦想,所以她乐不思蜀地干着其他人不太理解的活;为了梦想,所以她马不停蹄地干着其他人不愿干的活;为了梦想,所以她一如既往地干着其他人劝她不要干的活。
但,为了心中的梦想,她想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