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降水量多少是怎么样划分的

   日期:2024-06-03     来源:www.mourener.com    浏览:468    
文章简介:通常来讲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区域,就是湿润区域;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的区域,就是半湿润区域;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的区域,就是半干旱区域;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区域,就是干旱区域。降水量多少是怎么样划分的1、毫米的降...

通常来讲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区域,就是湿润区域;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的区域,就是半湿润区域;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的区域,就是半干旱区域;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区域,就是干旱区域。

降水量多少是怎么样划分的

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在一亩地(666.7平米)上面的降水量到达水深1毫米。降水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2、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区域降水多少的数据。具体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降水量是如何测量的

降雨量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依据杯上的刻度就是否了解当天的降雨量了。

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测定降雨量常见的仪器包含雨量筒和量杯。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等级划分: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一样的标准。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肯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肯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降水量用什么做单位

降雨的毫米是指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降水量是在肯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并根据12h和24h进行降水量等级划分。

降水依据其不一样的物理特点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另外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依据降水的不同物理特点,按降水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和特大暴雪。

1、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2、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3、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4、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5、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6、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7、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8、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mm的降雪过程。

9、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mm的降雪过程。

10、暴雪: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mm的降雪过程。

11、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2.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0.0mm或积雪深度达16mm的降雪过程。

12、特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4.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40.0mm或积雪深度达32mm的降雪过程。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