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二历史下册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测试

   日期:2024-06-01     来源:www.ageeze.com    浏览:758    
文章简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1、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前期,国内周围的形势十分严峻。1961年,美国在中国台湾海峡举行了以入侵内地为目的的核战争演习。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1、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前期,国内周围的形势十分严峻。1961年,美国在中国台湾海峡举行了以入侵内地为目的的核战争演习。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把核导弹瞄准中国。在此背景下,国内第一获得重大突破并跻身世界前列的科研范围是

A.原子能技术      B.空间技术      C.信息技术      D.生物技术

2.邓小平曾指出:“假如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中国就不可以叫有要紧影响的大国,就没目前如此的国际地位。这类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类东西”指

A.大庆油田      

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青蒿素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有一批科学家“从人间蒸发”了,就连家人也不知道他们的状况。直到1964年,中国的西北戈壁发出了震撼世界的轰鸣,这一批科学家才开始回到大家的视线中。邓稼先作为这批科学家里的一员,他的卓越贡献主如果

A.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发现青蒿素

C.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D.成功研制“两弹”

4.国内是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国内在空间技术范围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事件是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首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D.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5.下图中飞船的成功发射

 

A.达成了国内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梦想

B.标志着国内开始学会飞船发射技术

C.标志着国内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

D.使国内成为第一个可以把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6.革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革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下列重大科技收获获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升空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7.“他是一位真的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候,已经具备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离得远远的饥饿。”“他”是

A.钱学森       B.翟志刚        C.袁隆平        D.莫言

8.下列科技收获中,是国内科技工作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获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初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9.2015年十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主要收获是

A.发现了可以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B.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D.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0.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一般被觉得是各类奖项中非常重要的奖项。国内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

①钱学森

②袁隆平

③莫言

④屠呦呦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1.对下表解析最准确的是

歌曲名字

创作时间

歌词节选

《歌唱祖国》

1950年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大家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春季的故事》

1992年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季/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公元1997》

1997年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你回到我这里

A.歌曲是文学艺术的要紧形式  

B.歌曲反映了历史变迁

C.歌曲改变了大家的思想观念  

D.歌曲弘扬了传统文化

12.从1993年4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整体制改革的公告》,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产品打开提供。随着城镇居民近40年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年代的到来。材料中的“新年代”是指

A.“大跃进”年代  

B.人民公社化年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年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年代

13.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中出目前改革开放未来的有

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②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

③双手筑起两层楼,高端家用电器样样有,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着打扮属一流

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个米糠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活动课上,某同学向大伙展示了1987年发行的购粮券和柴油提供票,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行这种票证是因为当时经济进步水平较低,产品提供匮乏

B.这是当时大家购粮、买柴油所需的票证

C.这两张票证是在国内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D.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国内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15.从“有什么吃什么到吃什么有什么”,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入一般百姓家”,发生这类变化的根本缘由是

A.大家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进步

C.大家努力生活得更好              D.大家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2、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一般的时期。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国内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下午,新华社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声明中说:“中国进步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下,都不会第一用核武器。”

材料三C919是国内拥有自主常识产权的中短程商用飞机,2008年开始研制,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中国在“交通强国”的道路上渐行渐疾,渐行渐稳。

结合材料一,剖析当时国内面临什么样的严峻形势。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常识,指出国内研制核武器是什么原因。

 

 

 

材料三说明国内科技革新能力不断提升。说说20世纪70年代国内科技革新能力提升的表现。

 

 

 

 

 

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解答,概括国内科技不断成就非凡是什么原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应求购矛盾突出,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手段进步生产、稳定粮价,出现了国家、省、市级粮票。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常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粮票出现是什么原因。

 

 

 

 

 

 

材料二从1990年开始,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先后废除粮票等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票证。从1993年起,粮票在国内终止流通。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常识,剖析粮票在国内终止流通的重要原因。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五花八门的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各种各样的银行卡竞相兴起。

结合材料和所学常识,谈谈你对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感想。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稼先是中国现代著名核物理学家。从1958年受命研制原子弹开始,他就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国内研制核武器的事业上。邓稼先在日记中写道:“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的要奔着世界先进水平。”

结合材料一,概括邓稼先的事迹。他身上有什么出色品质叫你肃然起敬?

 

 

 

 

 

 

材料二在国内“两弹一星”事业的奋斗经历中,广大科研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分别指什么?它的成功研制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三袁隆平是著名的农业专家,他是国内首届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之一,同时,他也是国内第一个特等创造奖的获得者。他在国际上荣获多项大奖,享有非常高的国际声望,被叫做“杂交水稻之父”。

结合材料三,说说袁隆平获得很多国内外大奖是什么原因。这说明了什么?

 

 

 

 

结合以上材料及问题的解答,说说你的感受。

 

 

 

 

 

答案

1.A

2.C

3. D

4.D

5.A

6. C

7. C

8. D

9. A

10. D

11. B

12.D

13.A

14.C

15.B

16.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况。缘由: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和核讹诈;打破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国内的国防实力,守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1970年,国内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可以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1973年,国内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政府的看重;科教兴国策略的推行;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拼搏;世界高科技进步的影响;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等。

17.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应求购矛盾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飞速进步;产品经济日益兴盛,粮食等各种产品提供充足;国内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票证已无存在的必要。

票证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真实写照和证明,它的退出是中国经济进步的反映,是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艰难经历的见证;票证的退出,很大地激起了工农业生产力,市场产品提供日益丰富。

18.事迹: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国内研制核武器的事业中,为成功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食其力、艰苦奋斗、不求名利、勇于探索等出色品质。

“两弹一星”指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很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国内的国防实力,大大提升了国内的国际地位。

缘由:袁隆平在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国内如此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国内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要紧贡献。说明国家高度看重科技进步,尊重科研职员,也说明袁隆平的科研收获贡献巨大。

科研职员为国家的强大、国际地位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要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热爱科学,好好学习,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和革新意识。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